Latest News 最新消息
代謝症候群 ( Metabolic Syndrome )2012.06.27


作者:陳啟源 醫師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在96年1月公布修正代謝症候群診斷標準,將空腹血糖異常值從原本110下修為100,並且以腰圍大小做為腹部肥胖單獨指標。國健局表示說,過去代謝症候群中腹部肥胖指標以BMI(身體質量指數)和腰圍作為準則之一,不過,依據國內外研究顯示,腰圍大小比BMI值更能精準判斷肥胖程度,因此,決定單獨以腰圍肥胖指標,提醒男生腰圍超過90公分,女生超過80公分,就要小心罹患代謝症候群。
 
到底何謂代謝症候群,在1920年Kylin首先提出此種代謝異常聚集現象,不過當時並未引起注意。 1988年,瑞文(Gerald M Reaven)獲頒美國糖尿病學會的殊榮「班汀獎」(Banting Award),瑞文在頒獎演說時首次提出「X症候群」的概念,解釋許多疾病危險因子聚集的現象。直至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才將之統一名稱為「代謝症候群」,並為之定義。之後陸續不少單位針對「代謝症候群」訂定其定義。
 
在諸多定義中,最常被使用的則是,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畫成人治療指引第三版2001年NCEP-ATP III 針對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向下修正後的診斷標準,我國國民健康局於2004年在專家學者建議下,參酌我國國情,訂定代謝症候群定義,作為我國之臨床診斷準則,接著在2007/1/18作了最新的修正,以下為修正前、後之代謝症候群判定標準對照表(取材自國民健康局網站):
 
以下5項危險因子中,若包含3項或以上者,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
臺灣2006年 修訂版
危 險 因 子 異 常 值
腹部肥胖(Central obesity) 腰圍(waist):男性 ≧90 cm ;女性 ≧80 cm
血壓(BP)上升: SBP ≧130 mmHg / DBP ≧85 mmHg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DL-C)過低: 男性 <40 mg/dl;女性 <50 mg/dl
空腹血糖值(Fasting glucose)上升: FG ≧100 mg/dl
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上升 :TG ≧150 mg/dl
 
註:其中血壓(BP)、空腹血糖值(FG)等2危險因子之判定,包括依醫師處方使用降血壓或降血糖等藥品(中、草藥除外),導致血壓或血糖檢驗值正常者。
 
目前已發現,如果中圍肥胖、血中三酸甘油脂(TG)偏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偏低、血壓偏高、空腹血糖偏高等五項指標中,具有三項或三項以上便符合代謝症候群,此時就需特別注意健康已亮紅燈。
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有很多,如性別、年齡、種族、生活型態、肥胖及遺傳等。許多研究指出代謝症候群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及第二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危險性,且會造成其死亡率上升,世界各國代謝症候群盛行率持續上升中,已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因此及早預防新陳代謝症候群的發生是有其必要性。
 
這群危險因子與台灣十大死因榜中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密切相關。心血管疾病多年來都是國人主要死因之一,在衛生署所公佈國人死因排行榜僅次於癌症,且罹病年齡層有下降趨勢。而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便是動脈粥狀硬化,俗稱動脈硬化。動脈硬化的發生主要是因為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及功能失常,若持續進行則形成動脈粥狀硬化塊,而這些病變,也可發現於20歲不到的年輕人,所以動脈硬化並非中、老年人的專利。如動脈硬化塊逐漸增大,將造成動脈阻塞及狹窄之症狀,若動脈粥狀硬化塊不穩定而破裂時,將引發血管內血栓形成,並引發危急病症,如急性心肌梗塞及梗塞性腦中風。

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有高膽固醇血症、高血壓、糖尿病、抽煙、年紀大。肥胖亦被視為重要危險因子,尤其糖尿病患者不僅容易產生全身性血管病變,也會促發胰導素阻抗作用,影響血糖、血脂肪的代謝,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引發動脈硬化反應。在2001年公佈的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畫中,已將糖尿病患者視為已得了冠心症。美國心臟學會更將肥胖認定為冠心症的主要危險因子,因為肥胖常與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胰導素阻抗症候群並隨發生,因此需要更積極地控制體重。

代謝症候群嚴格說來並不是一種疾病,反而可說是一種病前狀態,表示身體代謝開始出現異狀。此時血壓開始升高,但還沒有到達高血壓的診斷標準;血糖出現某種程度的胰島素阻抗,卻還未進入糖尿病的程度;血脂肪偏高則代表動脈硬化已具有初步威脅;如果再加上腹部肥胖,危險性更高。這時血管或多或少在產生變化,不加注意,慢慢就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在過去,只要血壓、血糖、血脂等各項病變因子尚在正常值範圍,一般認為是安全的,但是近年來發現,只要多項因子臨近異常範圍,心血管病變依然會悄悄形成。
以對代謝症候群研究最豐富的美國而言,全美第三次全國營養調查(NHANES III)的數據顯示,在超過50歲的人口中,沒有糖尿病卻有代謝症候群的族群中,14%有冠狀動脈疾病,比起糖尿病患者卻沒有代謝症候群的族群近8%的流行率還要高。
不只是慢性病,代謝症候群的影響力還遍及整體的健康。2002年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的研究顯示,代謝症候群整體的死亡率是非代謝症候群約2.5倍。
從醫療角度,代謝症候群的概念被提出,提前警告病人,儘早預防。原本血壓、血脂、血糖偏高,除非到了產生疾病的地步,並不會讓人感覺不適,因而難以察覺。代謝症候群的每一項標準,雖然都未到達疾病的標準,但也因為代謝症候群的判斷標準,比起相關疾病更為嚴格,因此可以作為評估健康狀況之預警指標。例如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原是空腹血糖大於等於126 mg/dL,但代謝症候群將標準提前為100 mg/dL。

代謝症候群集合多重因子,也讓人對身體警訊舉一反三,而不是掛一漏萬。出現5個指標當中的任一狀況,就須警覺是否也有其他4項問題,不要只是單看高血脂或是高血壓、高血糖等等問題,應該同時注意其他的問題。當今代謝症候群領域知名的先鋒學者,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老人醫學中心教授瑞文(Gerald M Reaven)直指「胰島素阻抗」理論,是導致代謝症候群的原因之一。「阻抗」指的是細胞無法正常運用胰島素,使得細胞無法有效吸收血中葡萄糖,轉化成能量。胰島素阻抗是多種疾病的幕後黑手?他發現,原本以為只在第二型糖尿病人身上出現的胰島素阻抗,也出現在非糖尿病人的身上。不同疾病的患者,會出現程度不等的胰島素阻抗,例如,高血壓或者冠狀動脈心臟病患者,甚至一些婦科疾病的患者身上,也有胰島素阻抗的問題。因此瑞文教授推測,「胰島素阻抗」可能解釋這種症候群危險因子聚集的現象,也是許多疾病的中心,只是致病的機轉還不明。目前良床上使用的藥物中,也只有胰島素增敏劑能真正減少胰島素阻抗性,並同時可以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預防或控制代謝症候群沒有特別的訣竅或捷徑,所有專家的建議一致,還是老話一句——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
1、保持標準體重、健康飲食:預防代謝症候群的飲食是,多吃不同種類的蔬果,避免加工和油炸的食物。肉類儘量選擇白肉和魚肉,少一點紅肉。此外,試用香草和香辛調味料取代過多的鹽。
2、多運動:運動可以增加細胞對胰島素的利用,減少阻抗的問題。運動亦可幫助減輕體重,瘦下來也可減少胰島素阻抗。
 
最後要經常關心代謝症候群的五個指標:腰圍、血壓、三酸甘油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腹血糖,出現代謝症候群中任何一個指標,都應向你的醫師詢問。